我出生在铁路世家,听到最多的是父辈们关于铁路的故事。
作为全市医疗卫生行业的龙头,近年来,市人民医院始终坚持公益办院的方向,关注群众呼声,关心群众疾苦,每年都会为低保户、五保户、优抚对象、社会无主流浪人员等贫弱群体实施诊疗费用优惠减免。特殊关爱情暖民心真是太感谢你们了,如果不是你们医术高超,我恐怕再也站不起来了。
在重重生活压力下,他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。市人民医院医保科主任许超说,自去年4月以来,我市全面实施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,对于符合相关规定的特困供养人员(五保户)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、建档立卡贫困人员,可享受无需缴纳住院押金,直接住院治疗,出院时只需交纳自付医疗费用部分的优惠政策。因为身体原因,他无法工作,治疗费、生活费全靠民政部门发放的补助和70多岁父母的接济。院长崔玉红还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,多次鼓励他配合治疗,帮他重燃生活的希望。您好,您的就诊号已经办好,现在拿着就诊卡去医生那儿看病吧。
出院时,老人不停地向医护人员道谢,后来,还专门给医保科打电话致谢。而如今,这种现象一去不复返了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5388人,其中执业(助理)医师2650人,是1978年的5.2倍。
2017年全市共有体育场馆1个,剧场、影剧院4个,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6万册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18万人,现有教职工1.05万人,其中专任教师9907人。科技实力不断增强。从2011年的214.8亿元到2015年的300.2亿元,突破300亿元历时4年。
2017年,限额以上商品中,化妆品类、服装鞋帽针织品类、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最快,分别比上年增长146.6%、35.7%、58.3%。40年来,通过加大医疗卫生投入、实行公费医疗改革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,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、大病统筹、分级诊疗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等一系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,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,卫生事业发展成绩卓然。
到2017年,结构进一步优化,三次产业比为23.6:49.4:27,一产比重明显降低,二产基础地位得到加强,三产带动作用不断增强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5564张,是1978年的9.8倍。卫生事业成绩卓然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,定州市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加大力度,作为创新主体的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投入越来越高,工业科技水平得到显著提升,为全市工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到2017年达到29099元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快速提高。砥砺奋进四十年努力奋斗谱新篇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,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。七、消费市场繁荣活跃,新商业模式不断壮大 随着改革开放,我国的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,逐渐形成以共公有制为主体,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。定州是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、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、全国粮食、生猪、油料生产大县、河北蔬菜之乡,拥有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、华北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。
2007年人均GDP突破万元,达到10301元。2017年末,全市有邮政局(所)27处,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200万元,是1978年的129.4倍。
四、工业经济实力增强,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40年来,全市工业飞速发展,成为拉动全市经济腾飞的主要力量。1978年,定州市粮食产量仅26.2万吨,人均每天不到1斤,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,土地包产到户,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,粮食产量飞速跃升,1987年突破50万吨,到2017年达到80.2万吨。
到2017年达到20亿元,年均增长8.5%。蛋类产量达到6.78万吨,是1985年的16.5倍,年均增长9.2%。2017年,全市农村恩格尔系数达到29%,城镇恩格尔系数达到24.84%,已经进入富裕社会。从1998年的50.2亿元到2006年的104.2亿元,突破百亿历时8年,从2006年的104.2亿元到2011年的214.8亿元,突破200亿元历时5年。到2010年,超过5亿元,达到6.7亿元,年均增长14.5%。一、经济跃上新台阶,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,是我市经济大踏步前进,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40年,是人民生活从贫困迈向小康的40年,也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,实现历史性跨越的40年。
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通信的快捷便利,移动通信从无到有,并迅速发展。改革开放初期,城镇化水平较低,2017年末,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.71%,比2003年末上升18.21个百分点
2017年末,全市固定电话年末用户73850户,移动电话108.6万户,互联网接入22.3万户。汽车、电冰箱、手机、电脑等生活耐用品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。
1978年,定州市人均GDP仅168元,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,生产水平稳步提升,人均GDP提升幅度明显加快,到1991年超过千元,达到1012元。(三)人均水平大幅跃升 改革开放以来,定州市人均GDP跨越千元、万元、两万台阶,人均水平大幅提高。
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,人们的消费也在不断变化,消费水平提档升级。2000年人均GDP突破5000元,达到5413元。改革开放初期,城镇化水平较低,2017年末,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.71%,比2003年末上升18.21个百分点。到2012年,超越10亿元,达到13.3亿元,年均增长41.6%。
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5564张,是1978年的9.8倍。2017年,全市拥有众创空间3家,高新技术企业33家,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32家,科技小巨人企业13家。
三、农业经济稳步发展,现代农业逐步推进 定州市是农业大市,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,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,给农村经济也带来了显著的变化,最突出的就是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。(四)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的快速发展,带来财政水平的明显提升。
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。改革开放初期,商品零售以供销社、百货商店等传统商业模式为主,随着开放程度加大,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,大型超市、电子商务迅猛发展,网上零售平台从无到有,2017年有12家企业年销售额上亿,扫码支付、网购等消费方式更加便捷,网购用户规模大幅增加。
七、消费市场繁荣活跃,新商业模式不断壮大 随着改革开放,我国的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,逐渐形成以共公有制为主体,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5年刚到500元,到1989年超过千元,2010突破万元,到2017年达到27777元,增长迅速。到2004年,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首次超过一产,达到41.4%,三次产业比为37.3:41.4:21.3。到1997年,跨越1亿元台阶,达到1.2亿元,年均增长15.3%。
奶类产量达到14.78万吨,菜类产量达到108.85万吨。到2017年达到29099元,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快速提高。
教育事业全面发展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3.3万人。
2017年,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247.9倍,年均增长15.2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.7个百分点。回首过往,定州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